您当前位置: 文化旧址资源库详情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

内容简介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打铜街16号,该大楼坐北朝南偏东15度,为仿巴洛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于 1934 年建成,共4层,进深26.7米,面阔16.57米,建筑面积2101.72平方米,占地面积525.43平方米。室内外地形有高差,门前有石梯台阶,金库建在地下室。

重庆开埠后,重庆开始出现私营银行。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成立于19379月,是由川康置业银行、重庆平民银行、四川商业银行等3家银行合并后成立的,简称川康银行。其中,川康置业银行成立于1929年,由刘航琛、何北衡等人创办。重庆平民银行创建于1928年,由张子黎任总经理。四川商业银行于1932年由唐棣之、甘典夔、刘航琛、范绍增、汤子敬等20多人联合创办,唐棣之为董事长,汤子敬任总经理。川康银行成立后,由刘航琛任董事长、宁芷邨任总经理。经过几次增资,资本金达到2亿元。该银行划分为上海、重庆两个管理区,分别成立申区行和渝区行,并在四川省内外的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繁荣的地区设立了较多的分支机构,职工由合并时的102人增加为638人。抗战胜利后,因囤积黄金、棉纱,资金被国民政府冻结。1947年,该行总管理处由重庆迁往上海。194911月,因对外负债过重,宣布停业。

川康银行的负责人和股东都是当年重庆城的大腕,不是富商,就是军阀。董事长刘航琛生于1896年,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实业家,长期担任号称四川王的刘湘的幕僚,在刘湘统一四川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帮助刘湘做到了四川财政收支平衡,被刘湘当作财神爷,被世人称作是刘湘的萧何1948年,刘航琛竭尽全力,帮助李宗仁竞选总统。19491月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后,当年6月刘航琛成为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全国解放前夕,刘航琛逃往台湾,后为蒋介石所摒弃,于1975年死在香港。宁芷邨生于1895年,是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1922年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曾在家乡犍为以及乐山等地创办学校,担任教育局长等职。后被刘文辉聘任为财务处科长,担任过21军、24军两军财务统筹处科长和处长。此后因受实业教国思想的影响,决心专事经商,参加创建华西公司,创办四川水泥厂(西南第一家水泥厂,即后来的重庆水泥厂),创办和通银行,接收重庆平民银行,创办嘉阳煤矿。解放后曾任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执委、市工商联常委、市民建及市工商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工商联合会顾问等职,1984年去世。

抗战期间,为免遭日本侵略抢劫破坏,国民政府将故宫国宝约9000余箱南运来渝。因川康银行大楼异常坚实,将这批国宝中一部分文物存放在大楼的2楼仓库。抗战胜利后方转运到南京、上海。

194912月,川康银行被重庆市军管会接管,后来一直为重庆市邮政局打铜街支局使用。该大楼主体保存完整,破坏较轻,内部因使用需要虽进行过多次装修,但改变不大。此大楼是陪都时期重庆金融一条街的重要史证,其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008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的组成部分,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展示
×

联系方式
99999999
9999@qq.com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