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文化旧址资源库详情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内容简介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也称为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左派)及重庆高中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东中段北侧(原征收局6号)。该址坐西北朝东南,一楼一底,为两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9.4米,进深20.5米,通高约13.5米。1号楼建筑面积624平方米,2号楼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房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青砖瓦面四坡水构造形式,建筑造形采用外廊式对称布置,使其典雅、庄重,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1号楼原是巴县议会的右楼。1927年初,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将此作办公地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各地的国民党(左派)党部大多被共产党控制,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实际上成为中共重庆地委的公开名称。当时,中共重庆地委书记、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常委杨闇公就在此楼2楼右边的第一间房间内办公,策划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杨闇公被捕后壮烈牺牲,这里随同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莲花池办公地一并被军阀刘湘查封。

此楼左面有一幢营造相似的楼房(2号楼),原是巴县议会的左楼。1929年,中共党员、黄埔军校学生梁靖超(伯隆)回到四川,创办重庆高中,校址就设在此楼。重庆高中校长为四川省主席刘湘,副校长为梁靖超。刘湘虽是校长,但只是名誉上的。实际上,这个学校是20世纪20年代中共地下组织在重庆直接办的三所学校(重庆公学、中法学校、重庆高中)之一。学校建有中共党支部和共青团支部,构成了坚强的核心组织,以周恩来为黄埔军校制定的教育方针为方针,着重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学校有计划地把学生分成五六个人一组,分别至大街小巷向人民讲故事,内容多是反帝反军阀的。刘湘知道后很震惊,又不便查封自己当校长的学校,便借口没有经费,迫使学校停办。重庆高中停办后,梁靖超又在重庆南岸胡家祠堂(胡子昂借出)办西南学院,不久亦被关闭。接着,梁靖超又到成都创办西南大学,1930年又被成都军阀三军联合办事处查封,梁靖超等人被杀害,壮烈牺牲。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外交部曾在此处办公。解放后,此处曾作为市中区(现渝中区)图书馆使用。此处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政治演变和早期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见证了抗战时期中国与同盟国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外交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0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展示
×

联系方式
99999999
9999@qq.com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