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文化旧址资源库详情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

内容简介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西段北侧,现重庆市人民医院(原中山医院、外科医院)。该建筑建于1935年,坐北朝南偏东15度,共9层,为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面阔35.6米,进深18.41米,主楼高32米,附楼高22.14米,建筑面积5030.28平方米,占地面积558.92平方米。大楼由方亭、主楼、侧楼及附楼组成,攒尖及歇山屋顶特具中国元素,属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等五院组成,立法院是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于192810月成立,执掌议决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它国家重要事项的职权。193711月迁重庆,时任院长为孙科。国民政府司法院是国民政府五院组织之一,成立于192811月,终结于19485月,是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掌理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之职权,关于特赦、减刑及复权事项由司法院院长提请国民政府核准施行,时任院长为居正。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专门掌管蒙古、青海、西藏、西康以及新疆等边疆地区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部门,隶属于行政院,地位与各部相同,时任委员长为吴忠信。

直到民国初年,该建筑所在的地方还是大片坟地,有荒冢无数。20世纪20年代重庆开辟新市区,修建中区干道,此处得以开发,逐渐成为闹市。因此处悬崖上原有一座观音庙,被称为观音岩。1935年,四川自贡人李义铭兄弟通过集资,在中区干道北侧荒地上修建医院,取名义林医院,李义铭自任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内政部等机构以及重庆市卫戍警备司令部先后征用义林医院办公。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蒙藏委员会、内政部等机构随国民政府返回南京,义林医院仍为重庆市卫戍警备司令部征用,直到1947年才归还给义林医院。重庆解放后,李义铭将私立义林医院捐赠给重庆市人民政府。19508月,重庆市卫生局将其改组为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2月,又改组合并为重庆市外科医院。1999年重庆市外科医院落架大修后,更名为中山医院。2016年,中山医院与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合并后改名为重庆市人民医院。

该建筑不仅记录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那段艰难的历史,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促进统一祖国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展示
×

联系方式
99999999
9999@qq.com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