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文化旧址资源库详情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从室旧址

内容简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旧址(原德安里104号)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中山四路36号市委机关大院内,是一幢中西式砖混结构建筑。房屋建筑面积573平方米,屋顶仿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歇山单檐,檐角起翘。共三层,2楼外廊为回廊。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主人为美丰银行董事康心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来渝,贺耀组、邵力子曾借住于此,但主要为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使用。

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御机关。发轫于护法战争时期,到19465月结束,领导了全中国的抗战,其组织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其职掌由单一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政治、军事的局势纷繁曲折和人事兴替的变化。蒋介石长期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3年,蒋介石驻节南昌,指挥军队围剿红军根据地。为军事指挥上的方便,将随身的一群参谋、秘书、译电人员等组成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作为自己的办事机构,其地位可与清代的军机处相比。侍从室对战时中国军事、政治、外交、党务、人事、内政等事项的审定和意见,素为蒋介石重视,其影响冠绝一时。

20世纪20年代,重庆在上清寺、曾家岩一带开辟新市区,达官贵人纷纷在此修建住宅别墅之类。那时,上海已经形成综合东西方居住特色的弄堂住宅,称为。因独具特色,又是砖木结构,比纯木结构建筑更坚固更适用,被重庆人视为新潮时髦,也跟着仿造,跟着命名,于是重庆也有了庆德里、德兴里、成德里之类的地名。德安里位于中山四路东侧山坡上,建有十余座别墅小院,并没有形成封闭的弄堂,依然取名。德安即以德为安,附庸风雅而已。

德安里104号与101号(尧庐)、103号(美龄楼)相邻。八年抗战中,蒋介石主持召开的许多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内政等会议都是在侍从室举行的。重庆解放后,德安里变成中山四路36号,成为中共中央西南局驻地。19502月,邓小平入住此楼,一直住到1952年调离。在此楼期间,邓小平起草了《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的十项条件》,还在会议室接见了进藏部队18军师以上领导干部,指挥了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等重大行动。后来,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撤销,西南局搬到成都,中山四路36号(原德安里)就成了中共重庆市委的办公地,一直到现在。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旧址承载了抗战时期蒋介石智囊中枢、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谈判策略制定以及邓小平主政西南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文物价值。作为重庆谈判旧址群的组成部分,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展示
×

联系方式
99999999
9999@qq.com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