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详情

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

内容简介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在巴蜀地区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曾经是重庆城最普遍的民居,重庆的吊脚楼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大多背靠高山、面向江水,就势而建、依岩层叠,具有简便、稳固、通风、防潮、防毒虫、防洪水的优点,被称为巴渝文化的活化石。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在渝中区长期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建筑文化。重庆吊脚楼因地制宜的建筑规划,体现了先民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社会化意识,并凝聚了重庆地区各民族的聪明才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中国山地建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也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并为重庆现代建筑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8年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列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重庆市代表性传承人

董经龙,男,1958年11月生,国家一级建造师。从1996年开始从事古建筑修缮和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传统方法的研究设计,将吊脚楼建筑元素充分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及古镇复建规划保护之中。主要作品: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古镇风貌区、重庆石柱枫香坪古碉楼民居大院等。2010年12月命名为重庆市代表性传承人。

5-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董经龙.jpg

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

周毅,男,1957年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从1990年进行南方山地建筑和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的设计和研究,并将吊脚楼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及古镇复建规划保护之中。代表作:重庆武隆仙女山仙山流云现代民居、重庆洪崖洞吊脚楼建筑群二期工程、四川德阳孝泉镇民俗风貌一条街规划设计。2009年11月命名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

6-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周毅.jpg



图片展示
相关文档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在巴蜀地区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曾经是重庆城最普遍的民居,重庆的吊脚楼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大多背靠高山、面向江水,就势而建、依岩层叠,具有简便、稳固、通风、防潮、防毒虫、防洪水的优点,被称为巴渝文化的活化石。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在渝中区长期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建筑文化。重庆吊脚楼因地制宜的建筑规划,体现了先民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社会化意识,并凝聚了重庆地区各民族的聪明才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中国山地建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也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并为重庆现代建筑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8年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列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重庆市代表性传承人

    董经龙,男,1958年11月生,国家一级建造师。从1996年开始从事古建筑修缮和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传统方法的研究设计,将吊脚楼建筑元素充分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及古镇复建规划保护之中。主要作品: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古镇风貌区、重庆石柱枫香坪古碉楼民居大院等。2010年12月命名为重庆市代表性传承人。

    5-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董经龙.jpg

    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

    周毅,男,1957年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从1990年进行南方山地建筑和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的设计和研究,并将吊脚楼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及古镇复建规划保护之中。代表作:重庆武隆仙女山仙山流云现代民居、重庆洪崖洞吊脚楼建筑群二期工程、四川德阳孝泉镇民俗风貌一条街规划设计。2009年11月命名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

    6-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周毅.jpg



相关图片

相关图片

<
>

20世纪20年代重庆朝天门的吊脚楼

重庆东水门吊脚楼旧影

重庆江边的吊脚楼旧影

渝中区洪崖洞吊脚楼建筑群

重庆大宁河吊脚楼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董经龙

渝中区代表性传承人周毅

×

联系方式
99999999
9999@qq.com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