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曰15日,是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全中国成为欢庆的海洋!
然而,这一重大的消息,重庆人在5天前的8月10日就已经率先听闻,并提前进入了狂欢模式……
▷获知抗战胜利的重庆市民通宵达旦地狂欢庆祝
>>>>“重庆之蛙”传出日本投降第一声
1945年8月10日,日本委托瑞士、瑞典照会中、美、英、苏四国,请求投降。当天17时35分,设在重庆的盟军总部,收听到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设在两路口的美国新闻处,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这一消息。
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正在曾家岩官邸办公,立即要求国际宣传处核实消息。但重庆各新闻媒体早已按捺不住。
1945年8月10日18时,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以中波频道,最先广播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并于19时、20时、22时数次重播。
▷隐藏于沙坪坝下土湾一个碉堡里的“重庆之蛙”旧址
当时位于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电波覆盖半个地球,是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短波电台。为了确保电台不被一锅端,电台分为三个部分:总部在上清寺(原重庆广播电台位置),发射台和播音台在今沙坪坝华宇广场大楼地下,电台发电厂和备用电台隐藏在沙坪坝下土湾的一个碉堡建筑里。日本报纸曾形容说:“我皇军飞机大炸重庆,那里的‘青蛙’全都炸死无声,为什么那个扰人心绪的中央电台还是叫个不停?”人们由此骄傲地称这座电台为“重庆之蛙”。
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傍晚,播音员潘永元、靳迈几次用手绢抹去难以抑制的泪水,扭开送音开关,最先向全中国发布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各位听众,现在播送重大新闻……日本无条件投降……”
>>>>重庆百万市民彻夜欢腾
▷1945年8月10日《新华日报》号外
当时有收音机的市民不多,收听到电台广播的人更少。但“日本投降”的特大喜讯已经止不住地疯狂扩散:
一群驻在盟军总部(今中山四路求精中学)的美国大兵立即开着吉普车上街游行欢呼。中央通讯社在墙上贴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该社几位记者驾着三轮车狂敲响锣,绕主干道一周,向市民报告。马路上立刻汇集起众多市民,大家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声欢呼。
▷重庆民众争睹日本投降喜讯
《国民公报》印制的日本投降的号外,最先送到城区,市民抢购,供不应求。1945年8月10日晚上10点过,一群衣衫褴褛的报童,激动挥舞着手中的《新华日报》号外,向备受战争摧残的山城市民报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当天,距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还有5天。
▷8月10日晚8点,最先获知日本投降消息的重庆已全城惊喜若狂
枇杷山、鹅岭、江北、南岸的防空探照灯齐放,将市区照耀得如同白昼。各鞭炮店数年的库存瞬间全部售罄,平日那些末等的小酒馆也卖出了最后的存酒。一些会动脑筋的餐馆老板,立即将先前畅销的“轰炸东京”、“踏平三岛”的川菜名擦去,代之以“普天同庆”、“金瓯一统”的新菜名。
▷彻夜狂欢的重庆民众
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爆竹声震耳欲聋。数十万市民连夜拥上街头,马路上挤满了自发游行的市民,载歌载舞,阻断了交通。美国盟军的吉普车陷入了人海,无法行驶,他们就跳下车来,见了中国人就握手拥抱,叽里咕噜讲着洋文。
▷盟军士兵与重庆市民共同庆祝日本投降
>>>>媒体聚焦8.10重庆不眠之夜
1945年8月11日上午,头天晚上狂欢的市民大多在沉睡。媒体的报道却早已铺天盖地,再现着重庆人民的兴奋和喜悦。
《中央日报》刊出了《日本投降消息传出 重庆大欢乐 百万市民兴奋不眠夜》的文章。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重庆街头狂欢的民众
《中央日报》主笔钱江潮发表的《记狂欢之夜》一文,定格了8月10日的重庆:
人们到处在跑,在吼,在欢呼,好像怒涛冲击着海岸一样,他们疯狂了!
“走啊!让开呀!”有人在叫,但终于被卷入怒涛,从这里推到了那里。
所有的车辆都出动了,卡车、轿车、篷车、客车、吉普车、摩托车。
车上载满了男人女人,沿路的群众不断爬上去,挤在车头和车门边上。
车像老牛一般地走动着,轮胎、机器和汽油都超度使用着,没有一个车主再吝惜它。
小孩子同成年人敲着锣鼓和洋铁桶,从人丛中钻来钻去。鞭炮不停地放,冲天炮轰了又轰,响了又响。
天空中交织着强烈的探照灯光,骄傲地移动着。
“号外!”“号外!”“谁看你的号外,无条件就是无条件!”号外像传单一样抛在空中,散开了。
▷彻夜欢呼的重庆市民
四盏水银灯在“精神堡垒”附近向群众投射着,摄影师在强烈的灯光下获取疯狂的镜头。群众把路面堵塞了,店家楼窗上挤满了人。群众粗野地叫着,拍着手,跳着,欢呼着。
▷重庆抗战胜利大游行
8月11日,《新华日报》在社论《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中写道:
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这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半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在今天这一天获得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者面前,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呀!谁说我们不应该欢喜得发疯?谁说我们不应该高兴得流泪呢?
▷日本投降后,散发给日本占领区的中国人的传单
8月12日,《中央日报》又报道了日本投降后重庆市民狂欢的盛况。
>>>>重庆庆祝活动延续近一月
接下来的几天,重庆市民天天庆祝,夜夜狂欢。而重庆庆祝抗战胜利的活动,从8月10日一直延续到9月3日方告结束。
重庆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节日气氛里。入夜后,无数市民手持火炬到处游行,各处电影戏院各场开演前,均在字幕上报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下面的观众则报以热烈欢呼。人们在餐馆里饮酒猜拳,山城禁酒令已在无形中取消。
▷社会各界搭建庆祝胜利牌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上午10时,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一小时,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发表《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
▷1945年8月15日,蒋介石在重庆发表抗战胜利广播
蒋介石的讲演稿平时一般由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捉刀,但这次的广播稿,却是他亲自执笔。蒋介石在广播中说:我们的“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在谈到对日本的态度时,蒋介石说:
中国同胞们须知,“不念旧恶”和“与人为善”是我们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到今天一贯地以抵制黩武的日本军阀为敌,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我们更不可以对敌国的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被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和罪恶。我们必须切记,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将成为冤冤相报,永无终止。这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日本投降,蒋介石在重庆接受民众的致意和欢呼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中国政府将次日即9月3日明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在重庆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新华日报》9月3日刊发毛泽东题词
9月3日早上,重庆晴朗无云。9点正,“陪都庆祝胜利大会”在较场口会场隆重举行,10万民众到会。远处炮台突鸣礼炮101响,取意为“和平之声”。有些市民一听炮声习惯性悚然惊恐,等意识到是庆祝和平之声时,不禁哑然失笑。
▷1945年9月3日,重庆人民庆祝胜利
11时20分,蒋介石自曾家岩官邸驶往军委会;11时54分,蒋自军委会出发巡视,代总参谋长程潜同车。其后则是一长串车队,载有各院部长官,顺序为居正、戴传贤、于右任、吴铁城、冯玉祥、白崇禧、吴鼎昌、吕超、陈立夫、陈诚、张治中、吴国祯、谷正纲、王缵绪、莫德惠、贺国光、方治、贺耀组、康心如。
▷蒋介石出发巡视,向游行民众挥手致意
城区马路两旁,挤满了大约120万重庆市民。各个交叉路口都有人在燃放鞭炮。整个上午,城内的天主教约瑟堂、基督教福音堂里充满了喃喃的谢恩声。佛教罗汉寺里也钟磐齐鸣,诵经声冲出寺墙。12时1分,车队抵达中兴路口,穿越“胜利门”,军乐大作,仪仗队持枪致敬。之后车队取道较场口、民权路、过街楼、林森路,12时40分返回曾家岩官邸。 这是抗战结束以来,蒋介石第一次公开露面。
▷重庆抗战胜利大游行
12时半,各界大游行开始,参加者10万人,美国盟军加入游行队伍。至午后15时半游行行列渐散,全市交通始行恢复。中央通讯的报道称:9月3日的全国抗战之陪都,已变成一个狂欢之都市。街头巷尾,人群拥挤,交通为之断绝六小时。百万市民陶醉于千载难逢之欢乐中。对于抗战中身受之苦难,似已忘怀。
▷1945年9月3日,重庆各界举行胜利大游行,民众舞龙欢庆
▷1945年9月3日,盟军女兵参加重庆胜利大游行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中华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所获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重庆欢庆胜利的游行队伍
他们记忆里的1945.8.10
蒋介石(日记):
(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蒋正约宴某国使节)使不识体统,纠缠谈话不休。殊不知,抗战最大事,要在此时决定也。当对吴次长两次属(嘱)其早去。彼方辞出。
黄炎培(日记):
夜八时,喧传日本乃真投降,一时远近欢呼,爆竹之声迸发。是夜辗转不能成寐。……天网恢恢,元恶终归殄灭,而死者岂可复生。今日者故妻何在?长子何在?读少陵《闻官军收河南北》诗,感不绝心。忽然想起刘湛恩,忽然想起张在森,以此终夜不能自制。
周永林(抗日老战士,口述):
那天天刚擦黑,外面(小什字兰家巷)一下子闹起来了,还夹杂着欢呼声。家人赶紧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听说日本投降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快跑出去看个究竟。只见街上好多人,个个一脸兴奋,都在议论日本投降的事,有的人还高声欢呼起来。一会儿,就有人打起火把,敲锣打鼓,出来游行。鞭炮也响了,震耳欲聋,人们说话的声音都被欢呼声、鞭炮声淹没,整个重庆变成了狂欢的海洋。一直到第二天白天,全城的鞭炮声还此起彼伏。
▷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日本投降大事记
5月8日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成为最后一个孤独的顽敌。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早日投降。
7月28日
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发誓军方要在本土进行“陆上特攻作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8月6日
美军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9日
凌晨,百万苏联红军出现在伪满洲国。上午11时30分,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8月10日
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苏四国。
8月13日
“陪都各界庆祝胜利大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8月15日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
日本天皇向日军发出停战令。
9月2日
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代表监督下,日本代表正式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
国民政府下令庆祝3天。
9月4日
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举行庆祝抗战胜利茶会,招待驻华使节,毛泽东出席,二人在酒会上碰杯、共庆抗战胜利。
9月9日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接过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