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听到,
重庆有87座不同级别的各类博物馆,
会不会对这个数字有点小惊讶?
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3座,
渝中区就独得两个,
分别为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除此之外,
渝中区还有湖广会馆、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等,
共11家博物馆。
重庆市渝中区“以文立城”,
全力打造“博物馆之都”,
港真,抱住这些博物馆的大腿,
玩一年都还嫌不够呢!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由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等九个革命纪念馆的总称。
其中红岩村13号,是原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旧址,有办公楼、礼堂、招待所、厨房等5幢土木结构房屋。曾家岩50号,位于重庆市市中区中山四路的末端,是一个一门进出的小院,两楼一底,砖木结构。是南方局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阵地。砖木结构楼房,有大小房屋8间,位于重庆市的中心区。 中山三路263号,是1945年12月至1946年5月期间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地,化龙新村76号,是1939年至1947年2月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的总馆所在地。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主要以红岩精神的传播宣传为主要工作任务。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期间在重庆亲自培育缔造,无数革命志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践了的一种伟大精神,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其内容具有强烈的廉政文化内涵,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馆内现有馆藏文物874件,重要历史资料(含历史文献、档案资料)1500余份,《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当年的报刊20余种844本(含合订本和少量影印本),当年新华日报馆、三联书店等报馆、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进步书籍1119册,历史图片2600余幅。
镇馆之宝:《新华日报》印刷机、周恩来致范元甄的信、杨虎城出国纪念锦旗等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
>>>>湖广会馆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又加扩建,总占地面积达8561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面对千帆竞渡的长江。据史料记载,整体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结构严密,气势宏伟,分大辕门(庙门)、大殿廊房和戏楼庭院三部分。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从乾隆到光绪年间还经过了几次“整容”,有近3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城市中心区现存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会馆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型制典雅、文蕴丰富、风貌独特,既沿袭了华南、安徽、湖北、湖南及江南一带的典型建筑风格,又结合重庆山地特点,融合巴渝传统建筑风格,体现了“天人合一”与“人法自然”的地域环境特色。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伟,更多地具有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致,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
镇馆之宝:禹王宫保留下来有两个戏台,厅上面探出的龙头,建筑学上称为斗拱。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始建于康熙年间,是整个会馆建筑群中最大的戏台。齐安公所戏台是湖广会馆建筑群保存最为完整、精美的戏台,戏楼周围的精致木雕当中,有两幅浮雕分别反映了移民祖籍地和居住地的环境,意义深远。
地址:渝中区长滨路芭蕉园1号湖广会馆
>>>>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近乎枯萎的爬山虎,见证的是远去的硝烟和沉寂的炮声,史迪威将军旧居,位于三层公路的起始位置,民国建筑的朴实与庄重让旧居显得更加宁静,据说来这里的外国人比较多,在旧居远观嘉陵江景,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位于重庆李子坝嘉陵江边的嘉陵新路63号。占地面积7.2亩。最初是宋子文在重庆的行馆,将军来华后,作为将军的住处。1991年,经过多方努力,在将军旧居处成立重庆史迪威将军旧居,2003年历经9个月的重新整修,重新开放并更名为重庆史迪威博物馆。史迪威将军的卧室、办公室、副官室、大小会议室和地下室等都恢复如初。史迪威将军昔日的生活用品、手稿、军装等100多件物品也已陈列在馆中。
1942年3月,瑟夫·华伦·史迪威临危受命前往中国,担任美军驻华、印、缅军指挥官、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代表美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的联络员、滇缅公路监督人以及在印缅美国航空部队指挥官。
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了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蒋介石以史迪威的名字命名了它。史迪威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战略物资。为纪念史迪威将军在华的功劳以及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光辉历史,继承及发展中美友谊,1991年10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成立了“史迪威研究中心”,同时在史迪威旧居建立了“史迪威博物馆”。
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原为史迪威官邸。进门是警卫室,里面陈列着副官杨孟东使用过的木椅、办公桌以及老式电话机。往前走左边是当时的作战会议室,墙上挂着军事地图,旁边是一部留声机、微型电影机、以及各种军事资料,另外会议室隔壁是一个小型休息室以及会客厅;右边是史迪威将军的办公室、卧室,里面还有当时最先进的收音机、电话等。在大门的正前方是当时史迪威将军的餐厅,餐桌上还摆放着吃西餐用的刀叉、盘子等,餐厅外面是厨房和佣人所住的地方。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那段日子帮助过我们的朋友,那些为争取自由付出生命的外国友人。
地址:嘉陵新路63号
>>>>重庆特园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特园"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是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对外活动联系的重要场所。重庆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以特园为民主运动的大本营,常常去特园聚会,不少人还寄宿于特园。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鲜英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特园也因此被誉为"民主之家"。
"特园"通过历史图片、文物资料、多媒体及各民主党派主要创始人塑像、景观浮雕、语录墙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的成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它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
地址:上清寺中山三路157号渝中大厦1层
>>>>重庆友好飞虎队展览馆
在抗战胜利60周年,胡锦涛书记讲到“我们不能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冒险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中美间用血和泪铸就的友谊长存,代庆标在各界人士的鼎立支持下在重庆成立了“重庆飞虎队展览馆”。该馆坐落在美国飞虎队当年居住的使馆区,与史迪威将军旧居比邻。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2号
>>>>重庆王琦美术馆
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王琦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创者,新中国版画艺术奠基人之一,其版画艺术享誉中外。王琦先生有着丰富的艺术人生,他以语为刀,以笔为剑,从旧式文人的避世传统中解放出来,走向革命美术之路。他遵循新文化主义传统,在大浪淘沙的时代,义无反顾地成为忠诚无畏的革命文艺战士。在中华民族遭到外来侵略的危难日子里,他毅然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以画笔为武器,以木刻为刀枪,在中国新兴木刻创始和发展中站在创造的前列。新中国成立后,王琦先生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在美术创作、教学、组织等方面身体力行,推动整个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美术界,以其充满创造活力的精神,成为大家敬重的长辈。王琦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杂志主编。他从小生活在重庆,早期版画创作和美术活动也在重庆,很多代表性作品都以重庆生活为背景,是重庆籍当代美术家的前辈和领军者。
王琦美术馆选址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75号,该馆总建筑面积1898平方米,共分4层,藏有王琦创作和他收藏的700余件木刻版画作品、书画和文献资料。除展览陈列外,还兼备学术交流、艺术培训等功能。
地址:渝中区中山四路76号中山文化产业园C区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距离市中心约0.8公里,是研究、展示韩国独立运动史的专题型博物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在中国长期坚持反日独立运动的流亡政府。1919年4月成立于上海,3月迁来重庆,为二战时在中国境内惟一的外国流亡政府。
现馆址是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时期的最高权利机构所在地,占地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五幢复原陈列楼房,以砖木为主要建材,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按原貌恢复了当年韩国临时政府办公遗址风貌。馆内现有陈列展厅284平方米,复原陈列房间21间,陈列实物468件,文物资料150件。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
>>>>民间医药博物馆
枇杷山正街,有一栋仿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由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光瑞与父亲刘少林共同创建的民间医药博物馆。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为重庆市文化系统九大博物馆中唯一的民营博物馆,也是重庆市旅游系统指定的定点旅游参观点之一。该博物馆是经重庆市文化局批准、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中国唯一民营民间医药博物馆。
博物馆藏有古医书12000册、瓷器282件、青铜器60件、汉砖145块、植物化石50块、文献资料10000份、标本4000份。其中部分为稀世珍宝,如“青花风鳞研钵”、“古铜炼丹炉”、木刻或活字印刷的古医书、新石器时代的“碾药槽”、西周“青铜熏炉”、汉朝“巫医诊疗器”等。
镇馆之宝:正人明堂图、伏人明堂图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
>>>>重庆历史名人馆
重庆,壮丽的巴山渝水,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养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名人。重庆历史名人馆不仅仅记录了这些无数杰出的历史名人和丰功伟绩,更加是在展示着“重庆”这座城的文化内涵。
馆内通过雕塑、油画、版画、多媒体影视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各位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我市3000多年来的风云际会、历史变迁。
地址:重庆渝中区朝东路附一号
2016年,先期启动10个历史陈列馆打造,
包括凤凰台法国领事馆、东华观藏经楼、
上清寺怡园、天官府郭沫若旧居、
中苏文化协会、中英联络处、
望龙门药材公会旧址、
解放西路重庆行营等历史文化遗址。
预计到2020年,
渝中区将建成50个历史陈列馆,
以此打造“博物馆之都”。
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陈列物品,
更代表着这座城的大小故事。
在这个充满快节奏的社会,
如果可以,一起去看看这些博物馆,
感受这座城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无限感动!